2025-11-05 11:12 IT产业网
2025年11月1日,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与系统大会(CEAIS 2025)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承办,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办。本届大会汇聚了国内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多位院士、近百位资深专家及千余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代表,以“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为主题,围绕具身智能基础模型、世界模型与具身学习、网联具身智能、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具身智能驾驶、人形与仿生机器人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讨技术发展趋势与产业未来。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海斌研究员、西北大学党委书记蒋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主任夏莹杰、长安先导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姚胜;深圳信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文璞和西安西测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泽新等嘉宾出席大会。
开幕致辞 擘画蓝图
卢建军书记,戴琼海院士和郑南宁院士分别致辞。同济大学陈启军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卢建军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正迎来新阶段,具身智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突破传统认知边界,推动人机协同与虚实融合,承载着开启智慧新图景的历史使命。自1956年西迁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始终秉承“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传统,始终在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深耕不辍,从创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到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持续推动学科创新与人才培养。卢书记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学校正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汇聚全球资源、服务国家战略、培育未来产业。面向新征程,交大将继续在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主动布局,继续发挥学科融合优势,加大投入培育人才,并积极与各界建立紧密合作,携手攻克关键技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更多“交大智慧”和“交大力量”。
戴琼海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全新拓展方向,正以环境感知、决策智能、算力支撑与行为行动的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从认知走向实践、从虚拟走向现实,成为未来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他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已将具身智能与生物制造、核聚变、脑机接口、6G等一同列为前瞻性发展重点,体现了国家战略布局的前瞻思考。当前,国际上以谷歌RTR和MIT视觉控制闭环系统为代表的成果,正引领学术界与产业界协同创新。本次大会邀请多位院士专家围绕无人系统、计算智能与机器人等领域展开交流,共同探讨具身智能与系统融合的新路径,旨在汇聚多方智慧,促进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具身智能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中的落地应用,为构建智能社会注入新动能。
郑南宁院士在致辞中指出,人类文明的智能范式经历了从原始符号到复杂模型、再到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演进历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智能范式的不断跃迁——从符号驱动走向数学驱动、再到大模型驱动,每一次突破都深刻推动了人类认知方式的演进。他强调,具身智能作为机器与大模型深度交互的必然结果,是迈向理解与创造新阶段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真正智能化不可或缺的路径。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人工智能研究者肩负着推动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他呼吁科学界立足基础研究,加强跨领域协同,推动具身智能在认知计算与人机共融等方向实现新突破。他期待青年学者在具身智能领域开拓创新。本次大会在西安召开,汇聚众多专家学者共话前沿,必将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新思想与新动力,助力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
海报生成中...